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,具有百年历史的营口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年吞吐量从20万吨到1亿多吨,一次次演绎凤凰涅槃般完美的变化,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辉煌30年的缩影。 营口港一路走来,从只有一个营口港区,年吞吐量始终在二三十万吨左右徘徊,到1978年7月29日,国家计委批准了《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建设设计任务书》,营口港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历程。
1979年11月,经交通部、沈阳军区批准,营口港(营口港区)开始国轮对外贸易运输,拉开营口港区对外开放的序幕;1984年9月26日,经国务院、中央军委批准,营口港(营口港区)对外籍船舶开放,同年10月28日,第一艘外轮日本的“鹤荣丸”驶靠营口港区码头。对外开放,给百年老港带来了一片生机,吞吐量从徘徊多年的二三十万吨到1988年一跃达到100万吨。2005年营口港区吞吐量达到500万吨,2007年突破900万吨,2008年将实现1千万吨。
与此同时,鲅鱼圈新港区的筹备和建设工作也是紧锣密鼓。1984年3月26日,国家计委批复“关于营口港鲅鱼圈港区一期工程煤码头开工报告”,1986年10月27日,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出席煤码头的竣工投产仪式,标志着鲅鱼圈港区正式开埠,营口港从此又有了一个新港区...
|